禪定三摩地(瞑想)

 

李正匡,1984

 

瞑想是指心靈不間斷地停在被選為瞑思的對象上,它和集中的不同處為集中是使心靈往某一方向流動,而瞑想是心靈固定在一特定的目標上,此時心靈的流動業已停止,客體已被導向主體。或許我們可以以時間的長短來說明,假如心靈能不間斷地集中在客體上十二秒,則稱之為集中,再繼續集中十二秒的十二倍,即二分廿四秒,此階段稱為瞑想,若能再增加十二倍時間即廿八分四十八秒則可達到較低的三摩地,梵文叫Savikalpa Samadhi,若再繼續集中達五小時四十五分三十六秒,則達較高的三摩地,梵文稱為Nirvikalpa Samadhi。用時間長短來區分,以靈性觀點來說不算是很恰當的,但至少可以讓一般人有個較為「實際」的了解。


經由瞑想使我們體驗到那無限的大我,發覺自己的本體即是宇宙的存在,萬事萬物皆是那宇宙本體的衍生,我是祂,妳是祂,他也是祂,由於消除了狹小的自我,寬廣了心胸,使我們和外界的對立不復存在,而有民胞物與寬闊的心界。此時個體意識和至上意識雖已打成一片,但多少尚有所區別,還有點「我存在」的感覺,但若堅定瞑思的對象,到了最後則完全停止一切心理的變化,泯除一切知識、思想、甚至於連瞑想的對象也消失了,終臻無我之境,即所謂的三摩地,這也是瑜伽的最終極目標。 



三摩地(無限的喜悅)


經由心靈的集中和靜坐瞑想,很自然地就會到達三摩地(Samadhi)的境界。在三摩地中我們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自我。Samadhi是所有修行的目標。在這種境界裡個體的意識和宇宙意識合而為一;低層次的小我已擴展為宇宙的大我。我們體驗到與那至上的本體,神聖的本體,宇宙的創造者是合一的。我們了解到宇宙的一切都是由宇宙意識所創造出來。這是靈性上狂喜的境界。我們覺得萬物都是一整體。在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歷程後,在Samadhi中我們達到了目的;我們了悟到萬物的目標都是那宇宙的至道。


在三摩地中所有的神經細胞、神經纖維、心臟和肺臟都停止其功能。心靈意識融入潛意識與那至上意識合而為一。三摩地中精神的波與靈性的波合而為一,肉體的波動停止了活動。


三摩地的狀態也稱之為純然的喜悅狀態(Anandam),永恆的喜悅,沒有痛苦的喜悅。而這個也只能經由靈性的歷練裡得到,因為由物質中所得到的不過是相對的快樂,這種快樂很容易被相對而來的痛苦所抵消。在三摩地中我們所到達的是全然無痛苦的喜悅,這是非言語、筆墨之所能形容。這必須去親身體驗,這無法用外界任何甜美的事物來加以比較,你必須親自去品嘗那種美妙而難以形容的境界。要達到這種境界地必須遵循所有瑜伽的原則,然後才會變得完美,才會變得偉大,也才會了悟到邢無限的喜悅。



文章來源摘自: http://www.thinkerstar.com/WSLF/2Buddha/sambodhi.htm

 

Awaken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醒心/省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